近期,许多企业收到了有关部门关于算法备案和算法安全评估的通知,尤其是涉及"深度合成"算法的企业,例如美图美颜、魔表换脸、语音识别、调音修音以及近期非常热门的机器人问答聊天等。各地的企业陆续收到通知后感到困惑。除了官方通知外,华为和小米的应用市场也将算法备案作为上架的前提条件。关于评估的问题,我们将在另一天进行详细说明。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解答与算法备案相关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算法备案?备案的依据和来源是什么?
官方方面表示,参考了两大法规,分别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需在提供服务后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报备相关信息,包括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完成备案手续。
任何提供具有舆论影响力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深度合成服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供应商,在执行备案、变更和注销备案手续时,必须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因此,无论是深度合成算法还是其他四类算法,即个性化推荐、排序精选、检索过滤和调度决策,它们都需要遵循相同的备案要求和流程。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有风险的,如果不备案的话,应用可能会被下架。另外,备案的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建议大家尽早提交备案申请,以满足合规要求,免去因为应用市场突然不允许上架未备案的应用而措手不及。
二、如何进行算法备案?
就在刚才已经说过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算法,备案的方式和流程都是统一的。您可以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开展备案,该系统的使用手册和深度合成使用指南可以在这里获得。如果链接无效,可以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回复。
请简要解释备案过程的结构,企业常常问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及大致的步骤?
第一步是注册系统,你可以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这里有一个小提示,最好选择长期稳定的手机号,因为更换号码将会比较麻烦。
接下来,填写表格的信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算法的主要信息、算法的相关信息以及产品和功能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核了。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填报主体完成后,大约需要等待3个工作日才能得出结果(期间要确保手机畅通,可能会有人电话确认)。第二阶段是算法审核,这个时间就不确定了。根据官方说法,大约需要等待20个工作日才能得到审核意见,但编号会分批次发放。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通常只有被驳回的意见会通知你,通过审核并不会给出明确的回复,只有获得编号才算是获取成功。根据以往的规律,编号的发放大约每隔两个月进行一次批次。
最终,需要获取一个编号,拿到编号后,可以将其附加到产品上,然后将编号的截图提交给应用市场进行上架审核。
三、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1、在申请备案时,主体也就是企业需要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和算法安全责任人的身份证明等。关于算法安全责任人的选择,还存在一些困惑,这些细节可以在以后的机会中讨论。另外,备案时还需要提供备案承诺材料,包括填写并盖章的《备案承诺书》和《工作证明》,按照给定的模板填写即可。
2、有一个名为《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的文件需要提供详细的资料,这对一些小公司而言可能有一定门槛,尤其是没有法务部门的公司。在这份材料中,需要详细描述企业所建立的算法安全组织和制度。大家可能对《信息安全制度》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度》这样的文件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公司还没有建立算法制度,甚至对此没有听说过,网上的相关资料也相对较少。算法制度又可以细分为自评估制度、监测制度、应急处置制度和违法违规处置制度。如果需要这份文件的模板,请私信我。
3、该信息与算法有关,主要包括填空题和选择题。它描述了算法的基本情况,使用的数据和模型,算法工程师可以轻松处理。然而,一些公司使用第三方算法,如购买阿里云和腾讯云,需要联系服务提供商,以获取额外的信息。
4、接下来就要面对第二个挑战了,"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这是一个模板文档,需要按照要求撰写以下内容:
1)算法的情况;
2)算法所面临的风险;
3)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
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模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文档是算法相关信息的补充内容,因此必须保持一致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主体通过审核之前是无法下载模板的,所以通常情况下主体和算法无法同时准备。不过,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私信我。
5、以下是《拟公示内容》的重新表述:
《拟公示内容》是一份模板材料,其目的是使公众了解您的算法。自评估报告和算法详细信息将不会公开,而是只提供给监管部门。但是,一经编号发放,这份材料将可以在系统上公开查阅。大家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百度、字节和阿里等公司的情况。
6、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下载地址、用户量信息(包括月活跃用户量、日活跃用户量、总用户量等)、前置许可(比如ICP号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家公司既有App产品,又有小程序或者网页产品,需要分别填写,即算作多个产品。另外,要特别注意一个重要细节,如果一家公司有两个产品(例如,美图公司既有美图秀秀又有美颜相机)都使用了同一套算法,可以同时填写,无需重新申报算法。
四、深度合成算法的备案有哪些不同之处?
刚才已经提到,深度合成是算法的一种类别,在系统中以生成合成(深度合成)类展示,当然还有其他类别。关于算法备案的范围和所属类别,我们会开设一个新的帖子进行详细讨论。现在重点讨论一下深度合成,目前市场上对这部分的监管最严格,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深度合成是什么意思?
官方解释称,"深度合成服务"是指提供生成或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和功能的服务。这些具体的服务包括:
(一)提供模拟自然人进行文本生成或编辑服务的智能对话和智能写作功能。
(二)提供合成人声、仿声等语音生成或显著改变个人身份特征的编辑服务;
(三)提供人脸生成、人脸替换、人脸操控、姿态操控等编辑服务,可以生成或显著改变个人身份特征的人物图像和视频。
(四)提供生成或编辑沉浸式拟真场景等服务;
(五)其他可生成或显著改变信息内容的服务。
2、如何为深度合成进行备案?
根据深度合成使用指南,流程基本一致,但有一些不同之处。深度合成有两种角色,即“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技术支持者”。举个例子,如果你上架了一个app并提供深度合成功能,你就是服务提供者;如果你像腾讯云、阿里云或科大讯飞一样向其他公司销售sdk和api以供其开发app,那么你就是服务技术支持者。这两个角色在填写相关内容时略有不同。
如果在需要材料模板或备案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例如不知道如何填写《拟公示内容》或《自评估报告》,请随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