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百通|

办理ICP

,

文网文

,EDI等互联网、通信资质专家
4008-919-185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合法运营一个游戏直播平台都需要哪些准备?

时间:2022-01-10 20:33:31 作者:中企百通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919-185
关键字: 在线咨询
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独立游戏直播平台市场规模已经在2019年超过了200亿元,并预计在2021年整体市场规模扩张至近400亿元(下图1);从用户规模上看,中国游戏直播平台用户规模也在2019年达到了3亿人,且这个数字在近年呈现增长的趋势(下图2)。
 

(图1:图片来源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图2:图片来源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什么是游戏直播?结合《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1]中互联网直播的定义,游戏直播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基于互联网,以游戏音视频、画面、图文等形式向公众实时发布信息的活动。游戏直播平台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游戏直播的网络平台。目前主流游戏直播平台的业务形式,是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开设直播平台,游戏主播在平台设立虚拟房间,向平台用户实时直播游戏,并与平台用户即时在线交流;游戏直播平台也会对一些电子竞技赛事在线直播或实时转播,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存储相关游戏视频,或以录播的形式向用户进行播放。网络游戏为“以内容为王”的视频直播行业注入了优质内容,直播的在线实时交流社交属性使网络游戏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加深了网络游戏玩家的参与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游戏与直播之间实现了互助共赢。
 
目前的游戏直播行业,除了虎牙直播、斗鱼直播、火猫直播等传统独立游戏直播平台外,游戏厂商也纷纷加入对游戏直播平台进行布局,例如腾讯旗下的企鹅电竞、网易旗下的CC直播;长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也刺激了游戏直播的发展,快手、哔哩哔哩、西瓜视频等视频平台也拓展了游戏直播内容;一些传统的社交直播平台,例如YY直播、陌陌、映客、一直播等也纷纷入局,把游戏直播作为其平台直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合规监管压力的提升,以及合规监管要求的不断完善。本文主要以游戏直播平台的视角,简要分析和阐述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游戏直播服务将要面临的合规及监管要求。
 
一、游戏直播平台的资质许可

 

游戏直播是网络直播的类型之一,游戏直播平台的资质许可应当满足按照网络直播服务的准入合规要求,具体如下:
 
1、  “文网文
 
网络游戏产品的上线已不需要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具体参见《网络游戏业务合规之资质篇:游戏产品资质要求与实务》[2]一文),那么游戏直播平台开展游戏直播业务是否需要呢?依据《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3]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将网络游戏技法展示或解说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实施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载传播的经营活动,参照本办法管理”,可以看出网络游戏直播是参照网络表演来进行规范的。依据该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从事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的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当根据《互联网文化暂行管理办法》[4]的规定,向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申请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因此,网络游戏直播平台开展游戏直播业务应当获得文网文。依据《互联网文化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若平台未获得文网文擅自从事游戏直播业务,将面临“责令停止经营”、“警告”以及“3万元以下的罚款”,如仍拒不停止的,将“依法列入文化市场黑名单,予以信用惩戒”。
 
2、  “ICP证
 
游戏直播平台为用户提供游戏直播服务,在大部分场景下,平台用户通过“刷礼物”等形式向主播进行“打赏”,平台通过向平台用户销售用于打赏主播的“虚拟礼物”,或获得游戏主播的收益分成从而获取利润,是以经营为目的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5]第七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ICP证”,且直播平台在取得ICP证后,应当在其网站主页显著位置标明其经营许可证编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同时规定,如平台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超出许可的项目提供服务的,将面临“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若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将面临“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关闭网站的行政处罚。
 
3、  “视听许可证
 
作为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视音频节目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活动的平台,直播平台同视频平台一样,均应当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6]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视听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擅自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将会面临“警告”、“责令改正”以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可能面临“被取缔”、“被没收设备”以及“投资总额1-2倍的罚款”,过往也有过一些网络平台在未持有视听许可证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视听节目而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的先例。但是,自2008年以后,视听许可证的申请需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的资格申请,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民营直播平台而言,这一条件较难满足,游戏直播平台纷纷寻求其他方式以满足这一合规要求,在实践中,一些视听服务平台的运营方是通过收购等方式来获得视听许可证[7]
 
4、  公安备案
 
2018年8月1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了除电信业务经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针对提供新闻服务平台)、网络文化经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等许可,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还应当于直播服务上线30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到属地公安机关履行公安备案手续。
 
5、  外资限制
 
根据2020年6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目前仍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范围,作为网络直播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应当注意按照该等管理措施执行。
 
二、游戏直播平台的内容管理

 

游戏直播最核心的是直播内容,因此平台对于游戏直播的内容管理应作为其合规运营的重中之重。游戏直播的内容主要是游戏画面以及主播在直播间游戏操作、解说等互动言行,和电子竞技赛事等游戏相关赛事。对于电子竞技赛事的直播或实时转播,平台通常应当获得赛事组织者的授权[8]并将赛事现场接入后方可进行直播或实时转播,而本部分将主要关注网络游戏产品置于平台进行直播的业务形式,对电竞赛事这一内容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
 
游戏直播平台管理直播内容,主要从两方面开展:直播内容来源及第三方的授权、直播内容是否存在不合规情形。
 
1、  内容来源与他方权利
 
首先,用于直播的游戏是否需要游戏的著作权人授权?就此问题,植德游戏业务组已在《游戏直播大潮下的著作权风险与权益》[9]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论是,按照目前司法实践来看,倾向于认定游戏直播行为不能构成对游戏的合理使用,游戏直播行为是应当受到游戏著作权的约束的,未经许可直播游戏,涉嫌侵犯游戏著作权。
 
接下来,主播在虚拟房间内直播的游戏,由谁拿授权?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游戏直播的经营模式来展开分析。
 
按照目前的游戏直播行业惯例及实践,游戏直播的第一种经营模式是平台与热门主播达成合作协议,双方依据协议开展直播活动并分享收益,在此模式下,平台利用其网络资源公开推介游戏主播和直播内容,或通过对游戏进行分类、排名等方式进行游戏直播的展示(如图3)。当直播游戏未获授权时,在判断平台是否共同侵权的问题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0](下称“《最高法规定》”),当网络服务提供者(此处即为直播平台)通过“设置榜单、目录、索引、描述性段落、内容简介等方式进行推荐,且公众可以在其网页上直接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等情形,将会被认定为平台提供了作品,或平台“应知”平台用户侵害了作品权利,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情况下,每一款游戏会涉及多个签约主播进行直播,不仅如此,未签约主播和广大平台用户也会有开播的需求,要求每个主播、用户去获得游戏授权并不现实,实践中,平台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获得收益,除了审查义务外,还会自行获得游戏著作权人的授权,供平台所有主播和用户开展直播活动。
 

(图3:图片来源 斗鱼APP首页截图)
 
游戏直播的另一种经营模式是由未签约主播或平台用户自行上传游戏视频至平台,由于平台用户众多,此种模式往往与第一种经营模式同时存在。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若用户上传的游戏未获授权,平台似乎并未参与到用户的侵权行为中,仅为“技术服务提供方”的身份,那是否可以通过“通知-删除”,来完全免除平台对于用户上传游戏内容的侵权责任?
 
实践中,游戏直播平台对未与平台签约的普通用户开展直播活动通常也会在用户协议中约定其开播会获得收益及相应模式。例如,斗鱼直播等平台以技术服务费/直播服务费等形式收取一定比例费用后将收益支付给开展直播的用户,企鹅电竞等平台则规定开展直播的用户可直接获得观众“打赏”的分成比例,虎牙直播等将用户打赏折算成一定比例并通过合作的主播经纪管理机构(通常指“公会”或“MCN”)将收益支付给开展直播的用户。在这其中,平台虽未直接与该等主播签约,但最终却获得了一定比例的收益。依据前述《最高法规定》,法院在认定直播平台是否对作品的侵权行为负有较高注意义务,会综合考虑平台是否会在用户提供的作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因此,游戏直播平台在“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对于其平台用户上传的作品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和监管责任。参考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斗鱼小跳蛙案”中的观点,直播平台在巨大的收益下,应当尽到与其所获收益相对应的责任,“不能以直播注册用户数量庞大及直播难以监管而逃避审核、放弃监管,放任侵权行为的发生,拒绝承担与其所享有的权利相匹配的义务”[11]
 
因此,游戏直播平台在对于平台内容侵权的审查责任,并不局限于其主动发起、推介、展示或合作的游戏内容的获权,也包含那些与平台操作无关的内容的获权。平台应当通过匹配相应的审查人员、提高检测技术、建立平台规则等方式来对内容进行更好地管理。
 
2、  内容防违禁审查
 
平台对于直播内容的防违禁审查,不仅对游戏内容,也包含对主播在直播间的言行进行的审查和约束(对于主播和平台用户的管理将在后续第三部分进行阐述)。
 
对于直播内容的要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12]第六条和第七条详细阐述了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的内容以及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的不良信息;同时,游戏直播平台作为互联网文化活动经营者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也应当一并遵守《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关于内容的相关要求。此外,《网络经营活动表演管理办法》还就网络表演特别强调了禁止性内容,包括不能“使用未取得文化行政部门内容审查批准文号或备案编号的网络游戏产品,进行网络游戏技法展示或解说”、不能以“恐怖、残忍、暴力、低俗,摧残表演者身心健康的”表演方式、不能“以偷拍偷录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内容。监管部门同时还要求直播平台的审查措施具有实时性,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违法违规内容;例如,《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结合实践中的行政处罚案例来看,评估平台对违法直播内容的责任主要考虑以下方面因素:一是平台是否与涉案主播进行了分成;二是违法违规内容的数量、影响严重程度;三是平台是否对直播内容进行了自查或对平台内容审查的主动性;四是在平台发现违法违规内容后平台是否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总体而言,平台需要履行较为严格的监管责任。
 
3、  游戏直播平台在进行内容管理时管理水平要求
 
为达到游戏直播内容管理的目的,游戏直播平台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自身的运营和管理,并依据相关监管机构的要求,达到一定的运营和管理水平。结合《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及上述内容管理的要求,游戏直播平台在对平台内容进行管理时应当能够做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配备与服务规模向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
 
2)  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识别信息;
 
3)  应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技术方案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5)  完善和畅通平台举报投诉制度和应急响应制度,在发现违法违规内容后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及处理,并视情况向有关主管部门主动报告。
 
三、游戏直播平台的用户管理
 

 

游戏直播平台的用户主要分为签约主播、未签约主播以及普通平台用户;如前所述,直播内容是包含直播活动的参与者在直播间的言行的,因此,游戏直播平台对于用户的管理也是平台合规运营的重要内容。
 
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平台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于主播,应当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认证登记”,以确保“来源可查,责任可究”。
 
除了实名制要求,直播平台还当与用户或主播签订服务协议,具体可以通过“平台用户协议”、“用户注册协议”、“主播直播协议”等平台协议、公约,或与主播签订书面合作协议、以及与MCN、公会等主播经纪管理主体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来明确用户和主播的权利义务,管理主播和用户,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对于相关服务协议或平台协议的必备条款,平台应当按照其所在地省级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的指导进行制定或拟定,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
 
此外,平台在管理主播和用户时,还可以建立信用登记管理体系、黑名单管理制度、公示制度等历史行为评价体系,将用户评价和投诉、平台过往处理记录、监管部门通报等信息作为评价主播和用户的指标。对于纳入黑名单或信用评级较差的主播和用户,应当视情况采取警示、暂停发布、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账号、向所在地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通报等措施;对于已发布的账号内违法违规内容,应及时删除,保存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游戏直播平台还应当记录主播和用户发布的内容和日志信息,保存六十日,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和检查,提供必要的文件、资料和数据。
 
结语
 

 

作为游戏直播行业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游戏直播平台应当在合规要求内开展游戏直播业务,与行业其他参与者创建良好的游戏直播环境。游戏直播平台的合法合规运营,除了拥有相应资质证照外,还需注意在内容管理、用户管理等层面建立相应审查、维权、投诉、沟通等各项机制,并配备相应的技术措施与人员,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