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在过去的五月,游戏公司还没有等到游戏版号的发布。
日前,有媒体注意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游戏审批结果仍在4月份。
除2018年和2021年两次暂停8个月的游戏版号暂停发布外,游戏版号每月发布一次。游戏版号审批似乎进入了不规则模式。
4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披露了2022年4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时隔8个月,国产游戏版号再次发布,共有45款游戏获批。
其中,百度、吉比特、心动网络、三七互娱、游族网络、中青宝、莉莉丝、创梦天地都有游戏。
然后,不知何时才有版号。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于玉金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表示:
版号更加严格是必然趋势,审计标准的严格判断也让版号发放不一定有时间表。
游戏版号发放没有时间表?五月没发号,怎么过六月。
2018年,游戏版号停发8个月,此后游戏版号发布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据GameLook统计,与2020年发布的1405个游戏版号相比,2021年的版号总数减少了46.26%,这也是从2018年开始的版号总数连续四年递减。
只要版号继续获得批准和分发,游戏公司就可以继续在中国运营,增加游戏研发和规定,现有游戏的运营仍在继续,高质量游戏的市场空间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在版号更加严格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过去大量不同质量的游戏冲击市场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
据澎湃新闻统计,在今年首批获得版号的45款游戏中,至少有8家游戏发行公司出现团队解散、业务裁员等异常业务,异常比例约为17%。
另外,一些媒体发现,特别是百度的游戏部门基本全军覆没,虽然宣布进攻兔获得了版号,但团队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但是这一切都是变革的阵痛,也是行业需要为过去的快速扩张付出的代价。
与此同时,5月中下旬,腾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巨头曝光裁员消息,均涉及游戏业务,其中字节跳动的游戏发行业务线甚至被告知裁员比例高达80%。
对此,大多数游戏公司的公开回应是没有大规模裁员。
但是这可以看作是游戏公司之前大规模扩容和试错的结果,与版号问题无关。
毕业与入学同步,这是互联网技术和游戏厂商的常规代谢。
此外,游戏出海是游戏公司的既定策略,在国内游戏市场竞争的洗礼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市场),它可以逐磨练战斗力,参与全球游戏市场竞争。
更严格的游戏版号有利于游戏行业的整体发展。虽然个别游戏公司和运营业务受到影响,但仍然是项目竞争力不足的表现。